口白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
乍看之下猜得到是小成本小製作的獨立片廠出品,卻因獨特的劇情而獲得矚目。將臆想和實際做巧妙的結合,小說的內容影響現實主角的人生,主角的主觀意識回頭影響作家對小說內容的安排,虛幻與實際並存,難以區分。
像主角Harold在生活上如此規律的人物,大概只存在於小說中。每次刷牙刷了幾下,走路到公車站走了幾步路,每日按「錶」操課從不違背,對數字敏感度與準確性高,這已非一般人。小說能夠鉅細靡遺地描寫一個人,Emma Thompson所飾演的作家Karen Eiffel詳細地描述人物細節,讓讀者進入Harold的生活環境,原是很好的寫作手法。只是不知何故,Harold聽得到耳邊有一個女人的聲音,同步地敘述他生活上的一舉一動,包括心裡所思考的內容,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Harold原本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他聽到耳邊的敘述者說出,他即將面臨死亡!
絕大多數小說是虛構的,如果地球上茫茫人海中真的存在小說所描述的那些人物與環境,這該是作者心中暗自期盼的吧?只是小說終會有結局,但現實則從不間斷,若有結局的話常是以主角殞沒做終。Karen以前的作品全是主角死去,這次也沒有例外的理由,Harold得知後自然驚恐萬分。
Harold只能求助大學的文學教授Jules Hilbert,希望能找出正在寫他的故事的作家,但Harold這樣奇特的情況要讓一個大學教授相信是很難的事。而Karen有截稿的時間壓力,正快速思索著該如何讓書中主角死亡。詼諧的是當Karen完稿後,將手稿交給Hilbert教授,Hilbert以同是文學家的眼光看完Karen的初稿,竟驚乎這將是Karen的成名作,主角這樣的死亡是完美無暇,反過來勸Harold犧牲自己。哈!在文學家眼中,成就一個登峰造極的大師級作品,比一個人的生命來得重要多了。
Harold的努力不懈,終於換回自己的生命;Karen也找到讓自己作品不以主角死亡為結局的方式,使得寫作的觸角更寬廣更多元化。像Harold這樣,自身的命運掌控在他人手裡,那種不踏實的惶恐心理,我想體會最為深刻。自己的命運,還是自己掌握,最好。
出處: 祖魯影箴-口白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嫌われ松子の一生; Memories of Matsuko)
松子並不令人討厭,任何和她同樣遭遇的人,只會令人感到同情。當然,個性孤癖古怪、生活周遭髒亂不堪、外表不修邊幅的獨居中年女人,要令人喜歡也難,不過她會如此失去朝氣,是坎珂的人生所帶來的必然結果。等待死亡,毫不意外。
1947年川尻松子生於福岡,就像所有剛出生的小女孩般,她也是父母心中的寶,在大家的呵護下成長。長大後的她,像所有女孩子一樣,心中懷著對愛情的憧憬。當她23歲擔任中學班主任,為了負起學生偷錢事件的責任而辭職後,她的人生走入陰霾,她的夢想一次次化為灰燼。
為追求真愛而努力嘗試的松子,總是一次次失望。和作家八女川同居,生活在家暴的陰影下,八女川的自殺,並沒有帶來解脫,反而推向另一道深淵。和有婦之夫岡野發生不倫戀,成為眾人眼中的第三者,被其妻抓到後被迫分手,自暴自棄淪落風塵。在酒店裡,她的媚力與酒店客人小野寺特意的協助,終於讓她成為排名第一的小姐,但隨時得應付年輕小姐的挑戰。小野寺的變心,使得松子將其殺害,逃到東京被捕入獄,這一關就是八年。
出獄後已經35歲的她,遇到初戀的學生情人龍,可是龍是混黑社會的,歷經多年風霜的松子於是決定,無論龍做甚麼,都要跟著龍,她不再輕易放棄真愛,因為她知道真愛難尋。龍終於被捕入獄,她選擇獨居在和小時候生長環境類似的河邊,過著孤癖獨居的生活。她會令人討厭,我想是獨居後這段時期鄰居們對她的看法。
全片從頭到尾運用飽和度高的色彩,像動畫一樣的畫面,讓觀眾感受到悲慘生命的悽涼。松子是個努力追求真愛的普通女子,只是失敗次數之多歷練了成熟卻孤癖的人格特質,失去色彩的人生,只有等待死亡。她的死,像報紙社會版中一條不起眼的報導,迅速被人遺忘。
出處: 祖魯影箴-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嫌われ松子の一生; Memories of Matsuko)
火線交錯 (Babel)
本片的片名頗耐人尋味,Babel直指聖經裡巴別塔的故事,上帝為了教訓人類的驕傲自大,故意使建造巴別塔的人們說不同的語言,因無法溝通而建造失敗,這也是聖經對為何人類會有這麼多不同種族和語言的一種解釋。在本片裡,發生在地球上不同地點的故事,看似無關聯,卻又有些關係。不過故事的起因都源自同一個因素-溝通不良。
遠赴摩洛哥旅行的一對美國夫妻,為了解決兩人之間存在已久的問題而來,卻在旅行途中遭到不明槍擊,妻子危在旦夕。好玩的是,這不是恐怖活動,雖然在有濃厚回教色彩的摩洛哥發生這樣的事並不意外,但卻只是當地小孩的無心之過。溝通不良的結果,一件沒有人死亡的事件,演變到天真的小孩因此命喪黃泉。而受傷的夫妻也因為美國和摩洛哥政府認知不同,拖了許久才盼到直昇機前來相救。
那把槍的來源,竟只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一個日本人,在摩洛哥打獵時送給當地居民的。這個日本人經商,妻子死得早,和失聰女兒長期疏離。女兒雖聾,青春期與凡人無異,叛逆個性無法讓經常忙碌的父親瞭解,又是溝通不良的典型範例,因此女兒做出奇怪的行為並不令人意外。
美墨邊境這一端,偷渡在美國工作已16年的墨西哥保母,回墨西哥參加兒子婚禮,返回美國時卻被邊境軍警察覺,造成必須被遣返,和長年一起生活的朋友家人永遠分開的悲劇。這個悲劇是人為造成,除了人們心中有無形的鴻溝需要跨越外,有形的隔離更加重溝通問題的嚴重性。很明顯導演想表達的,是人際間溝通的困難重重,雖然地球上萬物之中,人類是唯一能用說話的方式溝通的動物,但說話似乎並沒有帶來溝通上的便利,反而形成溝通的障礙。
順帶一提,筆者認為中文片名實在取得不好,易讓觀眾誤為是動作片,其實是一場心靈饗宴。大概Brad Pitt的魅力,總讓片名帶點想像空間。
出處: 祖魯影箴-火線交錯 (B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