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6

「聯航93」(United 93)

今年正值911恐怖攻擊五周年,出現幾部為紀念911事件而拍攝的電影,本片即為其中之一。主要敘述四架被劫持的民航機中,唯一在途中墜毀的美國聯合航空93號班機,機艙內機組人員和乘客意圖力挽狂瀾的過程。雖然事實是失敗墜毀,卻展現乘客們高度的自我組織性,免於政府機關再次受到攻擊破壞。

儘管主題是聯航93從舊金山起飛到墜毀中間90分鐘的過程,事件還是從當日世貿中心遭受兩架民航機撞擊開始。平凡的日子,開啟不平凡的事件,航控中心的人員感受最深。美國大城市的空中原本就交通繁忙,不尋常的訊號來自客機失聯,不過由於雷達與無線電總避免不了死角與外界干擾,一時的失聯並不少見,直到在紐約上空消失,並從新聞傳來世貿中心被撞擊的畫面,大夥才知道事態嚴重。

911事件的民航機攻擊最明顯的特性,是美軍想要反擊也不知該如何處理,即使時間上來得及,是否該開火打下民航機是個困難的決定。在遭受攻擊的當下,美軍束手無策,只能被動地關閉所有機場,降落所有的飛機;而像聯航93這種已遭挾持正在空中的客機,只有聽天由命一途,沒有任何外力能夠拯救。

為了營造緊張氣氛,全片拍攝手法如同手持攝影機般,鏡頭不斷跟隨說話者快速移動,不採用剪接換鏡的方式,形成一種「無法預測下個說話者是誰,只有聽音辨位」的情況,以「混亂感」來呈現「連呼吸都嫌多餘的緊張」。對觀眾而言,這樣的運鏡看起來會有點不舒服,由於心情處於緊繃狀態,似乎在等待最後事件的發生。

畢竟是墜毀的班機,機上發生的事實已無從考證,編劇的題材應該是從乘客透過衛星電話與家屬的談話中推敲的,虛構的成分不少,不過精神應當差不多。只是從美國的立場來看,多少有失偏頗,難免誇大乘客們的英勇行為。不論恐怖份子的理由有多麼冠冕堂皇,以無辜的百姓做為攻擊的對象,再怎樣辯解也是不合理。但若純粹以戰爭的角度來評論,這次的攻擊以犧牲少數幾十人,造成數千美國人死亡,以及財產的損失,使用的「武器」還是美國自個兒提供的,實為戰爭史上以寡擊眾的經典之作。不知您同意否?

出處: 祖魯影箴-「聯航93」(United 93)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