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海亞」(Hayat)

在台灣出生的小孩,上學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記得小時候的我還常常吵著不要去上學。其他國家的小孩,可就不一定像我們如此幸運了。伊朗導演Gholam Reza Ramezani執導的本片,繼先前入圍奧斯卡,由Majidi Majidi執導的伊朗電影「天堂的孩子」後,再次讓純情率真的伊朗作品在國際影展中閃耀光芒。
片中主人翁海亞所生長的環境,也許是伊朗一個平凡鄉下家庭的寫照。家中養牛、養雞,喝的是井裡打上來的地下水,儘管經濟狀況不佳卻也生養了三個小孩,家裡沒有甚麼家具。回教世界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女孩子上學識字被長輩視為多餘,女孩子被認為只要會煮飯、織衣、刺繡等手藝,等著長大後嫁個好老公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當母親急著送病危的父親至城裡看病時,即使當天必須參加入學考試的海亞,也只能被迫將考試放在一邊,照顧好弟弟妹妹並處理完家中所有例行事務後,才能做優先權最低的最後一件事-赴學校考試。
回想從前考聯考的景況,大多數父母總是讓子女任何家事都不用做,只要專心唸書準備考試就好,真是兩個世界。
海亞生長在這樣的環境,她並不怨天尤人,像大部份默默接受現況的伊朗女孩,努力趕在早上八點前把所有事情忙完。弟弟Akbar早已吃完海亞準備的早餐到學校上課去了,但海亞卻被還在襁褓中的妹妹該如何處理傷透腦筋,她千辛萬苦找了親戚朋友幫忙看顧一小時,好讓她參加考試,都因故無法如願。對一個小女孩而言,能這樣堅持把妹妹安頓好才參加考試的毅力令人感動;即使困難一波接著一波襲來,海亞從未有放棄考試之心,還趁著奔波的當兒在心裡復習所學,她從未動搖的決心令人敬佩。
那一幕海亞在打水的時候鑰匙不小心掉進井裡的片段,我想最讓觀眾記憶深刻。海亞在撈不到鑰匙無法開門救出妹妹的那一刻,終於崩潰地大哭,哭的除了擔心關在房裡的妹妹外,還包含許多無奈和無助,哭訴上天為何不幫她一把,哭訴為何她的努力無法獲得回報,只能眼睜睜看著考試的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結局令人感到莞爾,海亞用自己的腦袋想出解決的方法,監考老師也被海亞感動,不發一語靜靜協助她。這畢竟是一齣電影,不必計較結局的可能與合理,導演以詼諧的片段點綴各處,讓觀眾的憐憫心被激發之餘,還能在沉重的心情下感到些許輕鬆,使本片充滿人性的光輝。海亞能不能通過考試已經不重要了,以她的毅力終有通過的一天,只是天壤之別的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相對輕易取得的幸福?
出處: 祖魯影箴-「天使海亞」(Hayat)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