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本片以商業電影形式發行,卻不太像一般的院線片。導演Davis Guggenheim以紀錄片形式,展現美國前副總統Al Gore卸任後在全球各地對Global Warming(全球暖化)議題的演講,出任Al Gore一角的人即是Al Gore本人,因此本片主要演員只有一個,其他則是演講會裡的聽眾們。由於是紀錄片,可說全片就是Al Gore的演講實況轉播,但卻在今年的日舞影展中獲致廣大迴響。
這樣的電影算是小眾的了,除非你對科學很有興趣,或對於全球暖化議題特別關注,否則可能立刻就想走出影院。但是全球暖化若只靠少數感興趣人們的關注,是無法獲致多數人的共識而齊力解決的,這也是為何Al Gore要走出美國,在世界各地展開演講宣傳的原因。導演將之拍成電影,在全世界放映,同樣更強化了廣泛宣揚的效果。片中的演講,有完整的投影片數據與影像資料輔助,加上Al Gore本人幽默風趣,和深入淺出的高超說明技巧,讓演說的說服力大大增加。若只是所謂「知識份子」 的覺醒,絕對不足,因為全球暖化問題的解決方式,只要全世界有一部份人不理會,繼續原來濫用資源的生活方式,就會完全失敗。因此本片的目的是喚醒一般市井小民,讓大家明瞭這議題的嚴重性,讓大家明瞭若不即刻開始解決的話,十年內將嚴重危害地球上人類與生物的生存。現在不做,可能再也來不及。
看到Al Gore展示的圖形,地球氣溫和二氧化碳濃度有著高度正相關,而自20世紀末以降,此曲線正突破最近幾千萬年歷史的最高點,而且還繼續以陡峭的角度往上攀升,人類的生存環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誰能不驚呼?圖表和影像,勝過千萬文字。Al Gore將大眾可能會有的質疑,以條理分明的邏輯一一分析,試圖讓所有聽眾高度認同。譬如,這問題的確嚴重,但人類有方法解決問題嗎?又,現在開始努力解決來得及嗎?諸如此類的信心問題,Al Gore仍舊輔以實驗數據與圖表,讓觀眾心服口服。對於一位演講者,Al Gore的確盡了最大能力,以翩翩風度的長者及研究者之姿,展現最大的宣揚效果。
看完全片,心中感到若干恐懼,因為若Al Gore所言為實,而世界又無法立即覺醒的話,地球的未來的確充滿危機。當京都議定書為全世界所簽署,卻獨缺美國與澳洲這兩個大國。美國是高度工業化國家,對全球暖化所需負的責任,不論是以平均每人所負責任、或國家所負總責任,都是名列前矛,美國能置身事外嗎?這是知識份子應有的自省,也希望為時不晚,來得及為後代子孫留下乾淨舒適的地球。
出處: 祖魯影箴-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挑逗性高潮 (Combien tu m'aimes?)

典型的法國式情慾描寫,其中的法國美女總是豐滿多肉,Monica Bellucci正是這種類型,其實不是很符合東方人的眼光,因為有點胖。本片劇情倒是新鮮,充滿執著的愛情狂想,誰會把中樂透的彩金全花在一位妓女身上,只為了獲得她的青睞?Francois(Bernard Campan飾演)正是這樣的人物。
為性而性,身為妓女的Daniela早已習慣與人做愛,但遇到Francois這樣的人還是第一次。Francois花大錢買她,只要求和他一起生活,就是所謂的包養吧!只是公司小職員的Francois有眾多朋友與同事,都驚豔於Daniela的美麗,也驚訝Francois能有這麼一位女友,莫名的虛榮油然而生。Francois的親密好友反對他們在一起,理由竟是對有心臟病的他健康有害,不過也都覬覦Daniela的美色,想找機會分一杯羹。由於性愛本身是主題,因此到處充滿性愛鏡頭,只有如此才能真實展現女主角從性到愛的心理過程,因為性不再羞赧,不再難以啟齒,大膽面對,原始呈現,才能窺見真愛滋長的線索,讓Francois得償所願。
法國文化的浪漫成份,使性開放程度高,台灣觀眾看起來有些不習慣,反而難以體會其中的奧理。不過片中愛與性的狂想未免太多,似乎只要看對眼、有需求,誰都可以和誰來上一腿,愛情只能在其中苟延殘存,分不清真假。劇情主線在Daniela這裡,儘管最後得知Francois中樂透的事是謊言,Daniela也已離不開他,Francois用自己的方式,攫取了夢中情人的心,也算是完美的結局。
這是一部愛情文藝片,卻較適合已經是情侶或夫妻的人們欣賞。台灣院線上映的檔期放在聖誕節前,看得出片商試圖吸引某特定觀眾群的心態。只是除了視覺上的刺激,內心轉變的過程展現得並不鮮明,很難讓人產生認同。
出處: 祖魯影箴-挑逗性高潮 (Combien tu m'a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