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Diarios de motocicleta; The Motorcycle Diaries)

有了前述的歷史概念,再來欣賞本片,才能明瞭Guevara在這次的摩托車之旅中,獲得了甚麼樣的啟發,戲劇性地轉變了他的人生。
Guevara 原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醫學院學生,再畢業前夕,決定憑著幾年來從書本上獲得的拉丁美洲知識,騎著一輛破舊的摩托車,作一次長程的拉丁美洲之旅。他的同伴 是大他7歲的Alberto Granado,一個生化學家。這次的旅行從祖國阿根廷出發,經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在委內瑞拉搭機返回。旅途中,Guevara體驗到一般市井小民生 活的種種苦痛,深刻地烙印在他的心中,成為日後投身革命的動機來源。
在礦山遇到了一對夫妻,由於他們立場左傾,在平地找不到工作無法 維持基本生活所需,只好上礦山做危險的礦工工作。不但如此,資本主義下的礦山是資本家私人領域,礦工工作非常辛苦與危險,但竟被視為賤民遭資方剝削,在毫 無尊嚴的情況下生活。這點深深地震撼了Guevara的心,甚至讓他付出Granado怎麼要都要不到的15元美金給那對夫妻。在學校的書中並沒有學到這 樣的情況,Guevara的心境開始轉變,這種轉變在旅行之前是始料未及的。
在秘魯,從原住民口中,聽聞當年印加帝國遭西班牙入侵滅 亡的歷史。印加有優秀的天文學、建築學、與高度的藝術水平,但沒有火藥,故被西班牙輕易地入侵而亡國,導致原住民從此身列次等人民。接著投身當地痲瘋病的 治療中心,在那裡Guevara親自接觸到眾多的重症患者,一位年輕的女痲瘋病患說「生活就像地獄一般」,使人印象深刻。Guevara深知民間疾苦,作 醫生能拯救部份病患,作革命家更能從社會基本處拯救更多民眾。他在心裡暗自立下志向,將來一定要為拉丁美洲人民做點甚麼事。
在那個美 蘇對立的冷戰年代,一個共產古巴讓美國成為驚弓之鳥,意欲除之而後快,更不可能允許美洲其他國家共產化。因此直接協助當地政府軍勦滅國內的共黨遊擊隊,扶 植親美的右派政府。Che Guevara在這樣的國際情勢中犧牲了,他是一個特殊的人物,特殊在為理想而不斷奮鬥,特殊在他是個切實的行動家、實行家。他不高談闊論,想到就確實去 做,為了繼續追求理想放棄屬於他的權位。他憂國憂民的理想雖然最後沒有實現,但一生的傳奇事蹟,將留給後人傳頌。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