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27

「帝國毀滅」(Der Untergang; Downfall)

成王敗寇,千古不變的定律。希特勒一手打造強盛的德意志帝國,註定十惡不赦嗎?不。但因為他戰敗了,他只好承擔錯誤的那一方,被萬夫所指。希特勒的 納粹黨既然在威瑪憲法的架構下,能獲得德國人民的支持,必有其理。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以戰敗國身份受到不公平對待,希特勒立志打破這種壓迫,有何錯 誤?有人說,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是發起者,理應受罰。如果歷史的因果可以這樣無限地往前追溯,恐怕是互有對錯,再加上勝者寫歷史的定律,根本毫無正義與真相 可言,當頭來一點意義都沒有。

沒有人是完全冷血的,一個真正冷血的人不會有那麼多人願意聽從其令。希特勒是個人,如同蔣介石儘管身居 高位,紀律嚴明,仍然有情緒反應,仍然需親自處理生活上的所有細節。希特勒對猶太人的憎恨,竟以政軍的力量屠害猶太人,這點猶可議,不過世界各地至今仍未 平息的種族互殘問題,不正說明了這只是冰山一角罷了,是全世界人類待解決的問題,並無特殊之處。

當蘇軍的炮火已達柏林,驚醒猶做著第 三帝國大夢的希特勒,手下已無可以運用來抵擋蘇軍的軍團,這時希特勒的心態如何?這代表開戰以來所追求的目標已確定失敗,願望的幻滅,促使心理產生自我欺 騙的反應。手下將領們雖然明瞭這樣的情況,但因大權集中一人、納粹愛國主義的無限上綱作祟,只能在一旁靜待事情發展,靜候最後一刻的來臨。當我們看著希特 勒在盛怒之下,對著將領們用力點頭大聲咆哮,活像一個蠻不講理的老人家,多少人不動其惻隱之心?這是一個真人的表現。罹患阿茲海默症而不停顫抖的手,每每 藏在身後,避免影響身為元首的威信。如同一個遲暮之年的老人家,為了事業的持續,只能隱藏病痛,強作鎮定。

不論自殺的動機為何?希特 勒選擇不逃離柏林,而在地堡裡舉槍自盡,並吩咐手下將屍體火化,不讓盟軍取得,這樣的行為還是需要一定的勇氣支撐。全片後半段是悲壯的,在蘇軍來臨前十幾 個小時,希特勒與其妻自殺,小孩也被毒死。德國官員有人選擇逃離,有人選擇留下來處理後事,不論選擇為何,情操各自顯現。本片取材自希特勒當時秘書的回憶 錄,目前仍在人世,以秘書的口述開始,也以口述結束。希特勒傳奇在人類恆久的歷史上只被視為單一事件,功過在各人心中自有論斷,雖有團體批評將希特勒演得 過於人性化,但那些批評者本身代表的就是某方的利益團體,有失公允。我認為人畢竟是人,將絕望而死的人性坦白表露,並無不對之處。不能因為他生前的決策造 成重大錯誤,就將有關他的一切大小事情全部歸為邪惡,這反而是盲目而無理的暴力認定。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