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交戰」(Joyeux Noël; Merry Christmas)

這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過程中,在法國領土的接戰三方發生的一段小插曲。可說嚴重違反軍紀,但三國官方都不願承認,我們當作傳奇故事來看。每逢佳節倍思親,聖誕節是西方基督教世界在一年中最重要節日,像我們的農曆春節一樣,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近距接戰的蘇格蘭、德國、和法國三方軍隊,在聖誕夜裡卻一同歡樂慶祝,度過一個溫暖和諧的平安夜。問題在聖誕之後,何時該結束這美麗的聚會,何時該回復你死我活的殘酷戰鬥?
場景發生在爭奪一個農莊的戰鬥裡,蘇格蘭與法國同盟,共同對抗德國。片頭以三個國家的小孩在課堂上的演說帶入主題,代表三國政府以教育與宣導灌輸人民對其他國家的仇恨,其實人民間沒有甚麼與生俱來的仇恨,甚至互相通婚、往來旅遊者眾。在戰壕裡的士兵,為了政府的政策被送到前線拼命,心裡大多老實不願意,但怕違反軍紀死得更快,只好勇往直前,與政府設定的敵人拼得你死我活。Benno Furmann飾演的德軍Nikolaus Sprink,同時也是一位聲樂家,在聖誕夜登高一唱,讓三方軍隊暫時握手言歡,在大家思鄉的殷殷期盼下,聖誕夜的停戰協定在三方指揮官的默許下達成。那位冒著生命危險前往德營偵察機槍位置的蘇格蘭士兵,躲藏石間的樣子成了最大的諷刺。
隔天一早沒有人願意認為停戰時間已過,大家一起踢足球比賽、聊天聯誼等,這在交戰的戰場上是絕無僅有的情況。更離譜的是,德軍通告法蘇稍後將砲擊法營,請法軍到德營暫避;之後法軍理應回擊,也通告德軍到法營躲避,算是禮尚往來,為了各自對上級有所交待,在戰爭日記上有進展,必須把砲彈打完。這同時也象徵無論哪一國士兵,都渴求和平不要打仗的願望。
不過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這種違反軍紀的事看在身不在前線的上級長官眼裡,必須立刻停止,一刻也不能延續。戰場負責指揮的中尉官等陸續被撤換,戰爭終於繼續開打。那隻可憐的貓,只因被人貼上祝敵軍好運的字條,而被控「叛國罪」,當然是一大諷刺。大概因為戰場在法國的領土上,看起來法軍比較不忘戰鬥,即使在和諧的氣氛下負責偵查的法國士兵仍不忘偷偷記錄德軍的機槍位置,雖然下命令的法軍軍官似乎已不太在意這重要的情資。1914年是戰爭開打的第一年,雖然每個人都期望隔年春天來臨時,戰爭就應當結束,只是出乎當時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戰事竟然持續四年之久。
戰爭始終是處理紛爭最壞與最後的方法,雖然大家總期盼以和平的方式代替,但至今戰爭仍在世界各地不時發生,無法避免,也沒有減少的跡象。這是人類的矛盾,願望常與事實作對,還是有不少掌權的人喜歡以暴力解決紛爭。只有當全世界絕大多數人都深刻瞭解戰爭的殘酷,並認同與堅持以和平談判解決所有紛爭,戰爭才可能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出處: 祖魯影箴-「近距交戰」(Joyeux Noël; Merry Christmas)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