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30

「玩命關頭:東京甩尾」(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Tokyo Drift)

玩命關頭系列一直有不錯的票房,這次由在台灣出生的導演林詣彬執導,結合許多東方面孔的演員,將場景拉到擁擠的日本東京。原本街頭尬車的刺激畫面,變為地下車場甩尾特技的展現。加上牽涉黑道組織「山口組」的利益,使全片瀰漫一股冷酷緊張的氛圍。

東京的環境因地小人稠,空間呈現高密度的利用。除了在平面空間裡大家看到涉谷馬路上行人數量的高稠密度,垂直空間亦被有效地運用,那麼擁擠的空間裡還飆得起車嗎?沒錯,飆快是不行,但這群地下愛車者以飆技術取代,因此產生「DK」(Drift King)這樣的稱號。Drift這種以瞬間轉彎造成輪胎失去抓地力而打滑的現象,被這群東京的愛車者視為在狹窄道路上競速的訣竅,除了可運用在停車場往出口的狹窄引道,還有更刺激的是陡峭的山路,冒著隨時可能衝出路外墜落山下的危險,可說是絕對瘋狂的競技。但甩尾的快感,仍舊吸引無數年輕人捨命追逐。

在洛杉磯因年輕氣盛尬車出事的Sean(由Lucas Black飾演),為避免牢獄之災遠赴東京投奔老爸,卻因緣際會進入東京地下的尬車世界。如魚得水的他又喜歡上DK(Brian Tee飾演)的女友,因而免不了一場龍虎鬥,但只會飆速的Sean完全不懂甩尾技巧,根本不是DK的對手。

我想汽車改裝可能不是隨便甚麼人都玩得起的,尤其台灣汽車工業不發達,相關零組件不易取得也不便宜,也許在汽車大國的日本玩車要方便許多。 不過片中隨便就將一輛酷帥的名貴跑車撞爛,若沒有黑道在財務上的「支持」,任誰都經受不起。另一方面,玩改裝車總讓人有負面的感覺,我想箇中因素是否相關?

Sean與DK的最後對決,除了決定女友誰屬以外,輸的人必須永遠離開東京,重要性不言可喻。全片醞釀已久的氣勢,終於在最後的山路競賽中一口氣爆發,群眾們和DK的叔叔山口組老大一起觀賞這最後之鬥。我們看到各彎路口的群眾用手機拍攝畫面並互傳影像,讓每個人都能看到最新的競賽狀況,這是3G通訊的另類廣告?還是展現日本新科技普及之迅速?

出處: 祖魯影箴-「玩命關頭:東京甩尾」(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Tokyo Drift)

2006-10-24

「蝴蝶效應2」(The Butterfly Effect 2)

一條簡單的說法:對過去的小小改變,將對未來產生莫大的影響,其原始意義在於未來的不可預測性。由於目前的數位式計算,各種數值總是忽略極小誤差的近似值,累積起來的誤差將非常可觀,這是瞭解蝴蝶效應的一種方式。不過本片的目的可不是學術探討,只是藉口蝴蝶效應理論,操弄時空旅行之權術。

第一集以一群年輕人的就學時期為背景,這一集則以踏入社會後的情況為標的,主角Nick在女朋友、同學、和同事之間周旋,努力尋找一個大家都滿意的平衡點。這個平衡點讓他不會失去女友、失去同學、或失去晉升的機會,無奈Nick拼命回到過去,試圖改變「初始值」,仍舊找不著一個皆大歡喜的劇情。世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完美本來就是世間常態,儘管有本事回到過去做些改變,卻仍無法掌控人生的全部。

人生只有一次,做了選擇就無法再回頭做另一種選擇,因此沒有人能確認當時做另一種選擇是否真的比較好,人生的樂趣也存在於選擇後不可預知的未來。凡事用不著後悔,除了後悔本身無濟於事外,即使當時走另一條路也未必安穩,又何必後悔呢?Nick的特殊能力提供後悔的權利,但最後仍不得不選擇一條他認為最好的方式-犧牲自我,來了結一切,這是正確的選擇嗎?只有天知道。

出處: 祖魯影箴-「蝴蝶效應2」(The Butterfly Effect 2)

2006-10-23

「衰腳神父」(Nacho Libre)

因金剛(King Kong)一片走紅的Jack Black,在本片獨挑大樑,以豐富的喜感動作飾演墨西哥某教堂裡一名「不安於室」的神職人員Nacho。該教堂撫育許多孤兒,卻面臨財務即將斷炊的窘境,身為牧師,雖明瞭摔角運動是被禁止的,但為了讓孤兒們過更好的生活,他毅然決然投入以摔角賺錢的工作。作法雖可議但卻是出自善心。

配合一位新進美麗修女,Ana de la Reguera 飾演Encarnacion的加入,讓身為男人的Nacho有了新目標。他一方面想盡辦法贏得Encarnacion的芳心,另一方面暗中以摔角賺錢。雖然Nacho從未贏過任何一場比賽,但輸的一方仍然有錢拿,從教堂每日餐點內容獲得明顯改善,可看出Nacho的努力並未白費,Encarnacion也越來越欣賞他,雖然她並不知Nacho究竟在做甚麼事。

重點不在Nacho以摔角所得維繫教堂開銷的作法對不對,這不是一個道德批判的電影,而在其間所創造出來的喜感。包括Nacho長大過程中培養的獨門「快速抽物」技巧,在生活點滴裡隨時都看得到,有時讓人會心一笑;由於Encarnacion是嚴守清規的美麗修女,Nacho鬼點子多,他倆的對手戲片段常令人莞爾。這些重要的喜劇元素全部到位且安排妥當,讓觀眾輕鬆度過歡樂的時光。

我不清楚是否真人真事改編,看來應該不是。全片從頭到尾瀰漫墨西哥悠閒的生活步調,墨式配樂的單調緩慢帶領觀眾進入中美洲的荒漠世界,我想是本片呈現的另一種感受吧!

出處: 祖魯影箴-「衰腳神父」(Nacho Libre)

2006-10-19

「命運好好玩」(Click)

人們都想掌控自己未來的命運,可是沒有人做得到。一個可以掌控個人生命進程的萬用遙控器,讓Adam Sandler飾演的主角Michael有了很不一樣的人生。

這倒是新鮮的創意,現在家中各式電器都有了遙控器,人們越來越享受,也越來越懶。但遙控器各自為政,反而增添麻煩。有沒有萬用遙控器呢?萬用原本指各種電器都可使用,但這裡被轉化為對生命進程的全面控制。其實並不是真的能完全決定命運走向,遙控器只能控制前進後退,快轉慢轉,因此Michael得以在時光隧道裡來回穿梭,而且能快轉過他認為不喜歡的段落,比如和太太吵嘴時、和太太炒飯時、甚至還沒升官前的時光,都是他不想度過的生命段落。他的生命,就在有意挑選下快速前進。

人們總愛追求夢想,夢想都是結果的呈現,過程往往被有意忽略,認為追求夢想的過程只是暫時的狀態。但以時間短長來說,佔人生最多的部份即是所謂的「過程」,因此過程其實才是生活真正的面貌。過程有喜也有悲,有快樂也有難過,有喜歡的也有不喜歡的。以工作優先的Michael急於達成願望,想要盡快升為合夥人,雖然目的是提供家人更好的生活,寧可犧牲與家人共同生活的過程。他認為盡速達成結果,才是正確的決定。因此獲得人生遙控器的他如魚得水,一路跳過所有不美好的等待,「快速」攀上合夥人後,再一瞬間十年跳過,達到人生的夢想時刻。

這樣幸福嗎?

還好有個「Auto Pilot」模式,讓他在快速跳越的過程中舉止合宜。不過記憶模式的存在,才是促使他痛定思痛的原因。這個記憶模式還不可取消,真是奇怪的設計;啟動遙控器功能後不能退出,更讓Michael越陷越深,直到不可自拔。

寓意深遠的電影,通常不會以悲劇結尾。Michael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他的生命可以重來,將會是很不一樣。如果生命可以重來,你會如何過?生活的每一刻,不論悲喜,都彌足珍貴,應該用心珍惜。我們對舊時的回憶,不全然都是快樂的段落,不是嗎?有喜有悲的過程,才是生命真實的存在。

出處: 祖魯影箴-「命運好好玩」(Click)

2006-10-17

「邪降:惡魔的藝術」(Art of the Devil 2)

泰國典型的恐怖片,都是跟降頭術有關。神秘的降頭是否真的這麼可怕,我不清楚,但降頭的目的看來是要強迫達成自己的願望,從這個角度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本片既然是第二部,應當有第一部,不過第一部我並沒有看過。

恐怖片的目的是讓觀眾覺得可怕,而也有不少基本觀眾喜歡這樣在視覺上被虐待的感受。本片在曼谷電影節造成轟動,今年在台北電影節放映時也有不錯的口碑,據說是泰國七位青年導演聯手打造的恐怖新作。通常恐怖片的組成元素不外乎下列三項:神鬼惡魔、殘忍血腥、和概念型態。本片採用許多對人體極盡虐待的血腥鏡頭,有鐵鉗拔牙、鐵鉗拔指、徒手挖眼、燒烤人體、滾水灌口、電鑽破腦等畫面,以噁心倒胃來創造恐懼的感受。

相信上述這些虐待的鏡頭,不必看單用想的已感到噁心,而這些報復手段全部源於片中的靈魂人物-美麗性感的風騷女老師Panor。Panor在學校的追求者眾,不但與體育老師確實有一腿,而且學生們也不乏愛戀她的人。Panor也因此成為各路人馬下降頭的對象,導致神志紛亂,最後展開對學生的報復行動。六位畢業多年的同學相約聚會,原來也是以其繼子Ta為名的特意安排,這群同學就此踏上恐怖的死亡之旅。

在恐怖氣氛的營造上,本片算是成功的,缺乏良好的內涵與邏輯支撐,是一大缺點。Panor一時溫柔多情,忽而轉頭變得冷酷血腥,難以捉摸的個性令人毛骨悚然,據說演員本人Mamee是泰國名模,有民族特色的臉龐廣受民眾喜愛,相信是泰國未來之星。那些噁心的人體虐待鏡頭,看過就忘了吧,恐怖藝術不是人人都可以欣賞得了的。

出處: 祖魯影箴-「邪降:惡魔的藝術」(Art of the Devil 2)

2006-10-07

「安隆風暴」(Enron: 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

美國史上最大的企業財務弊案,安隆公司於2001年末的倒閉事件震驚全世界。安隆在宣佈破產前是美國第七大企業體,連續六年獲Fortune(財星雜誌)評選為「美國最具創造力的公司」,但卻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從高峰跌到谷底,兩萬名員工瞬間失業。「安隆弊案」堪稱是企業史上最值得記錄與探討的真實案例。

本片以紀錄片的型式呈現,以實地訪談片段、新聞報導等方式,拼湊出整個弊案的真相。在美國上映時,正是安隆董事長Kenneth Lay和執行長Jeff Skilling受審宣判之際,安隆事件再度受到矚目。

和「華氏911」一樣,片中「演員」都是本人,說服力十足。不過觀眾必須抱持「偵探」的角度,以旁觀者立場在腦中組合還原事件的真相,要有基本的邏輯能力。誰在說謊,誰在逃避責任,誰說的是事實,要自己釐清。

公司高層主管為了抬高股價,吸引廣大投資人投入資金,聯手編織一個高獲利的夢幻境界。為了圓這場夢,身為財務長的Andy Fastow竟然採用一條瘋狂的會計原則:將預估的未來獲利當作本年度的實際獲利計算,使得獲利數字年年成長,變成最會賺錢的公司,但實際上那些錢從來沒有賺進來。諷刺的是,這會計原則被美國證管會接納,華爾街那一票股市分析師,竟也沒有人能從財務報表中察覺異狀。此原則提供安隆一把尚方寶劍,讓她擁有無上的權力,得以欺瞞大眾為所欲為。

從經營天然氣事業、電力事業,到網路泡沫化危機,不能否認安隆在商業領域的創新上的確有令人驚豔的表現,但新的創意並沒有為她帶來實質的獲利,反而為了掩飾業績,在財務上動歪腦筋。片中將這種情況解釋為公司管理文化問題,以個人績效決定其紅利多寡,並淘汰績效排名最後15%的人,使得公司上下瀰漫肅殺之氣,激發一股以非法手段贏取績效的暗流。關鍵的是,公司高層還暗中變相鼓勵以作弊取得利益的作法,這種上下交征利的情況,短期內讓安隆在帳面上的成就扶搖直上,獲得大量不當利益。

僅靠公司高層的刻意欺瞞恐怕還達不到如此龐大的弊案規模,政商勾結的助紂為虐不可或缺。片中指出布希家族與安隆早有商業往來,老布希與小布希競選總統時,安隆也曾助一臂之力,政商人脈良好,使得一些政令法規為安隆網開一面,才能成就如此大的弊案。加州限電危機,竟然也和安隆有直接關聯,以人為方式讓許多電廠同時進入歲修,造成短期的電力短缺,電價陡升,安隆從中獲得大量利益。若沒有政商的聯合演出,如何成功上映?

投資大眾的資金,是他們把玩在手的大玩具。儘管美國金融體系與法規成熟,仍得以瞞過華爾街所有專業的商業分析師,瞞過著名金融財務雜誌的檢驗,讓著名的會計事務所一夜崩塌,也讓世人瞭解到縱有種種法規也阻礙不了有心人士的刻意舞弊。安隆事件是所有投資大眾在投資前必定要上過的一課。

出處: 祖魯影箴-「安隆風暴」(Enron: 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

2006-10-01

里見 你是我的榜樣-日劇「白色巨塔」(白い巨塔)

為維護正義不顧一切,勇往直前,小時候看過的卡通裡的戰士標榜的都是如此。成人的世界,真的有這樣的正義之士嗎?

里見不求名、不求利,金錢與地位無法撼動他的人格。他答應上法庭作證,不是為了與財前敵對,或嫉妒他的地位,只是單純的「說出事實真相」。說實話這件事,看似如吃飯一樣簡單,但在浪速醫大高層以謊言、馬屁與賄賂建立起來的綿密人際網路裡,說實話等效於葬送自己前途,並毀壞醫大的聲譽。誠實,真的是上策嗎?

身為浪速大學副教授的內科醫師,是否該出庭作證,「只是想說出事實」的單純想法,已讓里見無意間站在與浪速官方敵對的一方。不論官司輸贏,里見都不可能在浪速繼續待下去了,他夢寐以求申請到的癌症研究計畫,也必定胎死腹中。他面對的後果不僅是失去國立大學醫師職位、和失去癌症研究的舞台而已,同事們陸續反目,連最好的同學財前都無法原諒他,甚至自己的老婆都不站在他這邊,以離家出走做為威脅。說實話的代價,是失去工作、失去研究經費、失去社會地位、失去朋友同事、連老婆也一起失去,原本光明的前途一夕逆轉,只有淪落到偏遠的鄉下醫院臨床看診,終其一生,如此巨大的壓力實在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住的。里見,好樣的,仍舊抬頭挺胸走向法院,即使他知道,失去一切所換來的,可能還是患者家屬的敗訴。他無法掌握官司的輸贏,無法翻轉醫界的墮落,他唯一能掌握的,只有說出事實的勇氣。

世上真的有這樣的人嗎?

即使里見的老婆三知代平日看似老公的忠實支持者,看似賢慧妻子的最佳典範,在面對里見即將失去一切之際,仍不免自私地為了自己與小孩的利益,說服里見不要出庭說出事實。東教授的女兒佐枝子大概是全劇唯一完全認同里見想法的人吧!可惜她出現得太晚,只能是普通朋友,不過這也足夠了。

我一直自我勉勵在人格上也能像里見一樣,即使身邊所有的人都反對,也要做「對」的事,說「真」的話,正義在我心,無論任何狀況都不能有絲毫妥協。其實身體力行已久,也感受到若干阻力,不知我有無里見的勇氣,能堅持到最後?

出處: 祖魯影箴-里見 你是我的榜樣-日劇「白色巨塔」(白い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