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4

「禍水」(Water)

傳統與宗教對人類的約束性,往往大於想像。當時代正進行大轉變的時刻,在守護傳統信念與新潮思想之間,尺寸如何拿捏與選擇,不斷驗證與衝擊著當時的人們。以1930年代的印度為時代背景,那正是印度偉人甘地崛起的時刻,印度寡婦仍遵守著兩千年前,印度教裡傳說的人類始祖摩奴(Manu)所制定的摩奴法典(Manu-smrti)的規定,過著如半死之人的生活。誰能改變千古流傳的堅強信念?拯救寡婦出生天?

據說印度教認為妻子是丈夫的一部份,死了丈夫的婦女等於半個死人,而且還視她們為不潔的、不吉的。她們的餘生可以有三個選擇:一、跟丈夫一起死;二、改嫁給丈夫的兄弟;三、進入寡婦之家繼續生存到死為止。天啊!這三個選擇等於宣判半個死刑一般,毫無人道可言,但在視印度教為國教的印度人民心中,已是習以為常之事,身為寡婦的婦女們千百年來只能默默承受。宗教的力量是無比巨大,讓信仰者願意做任何事,即使全然不合理或慘無人道,一樣堅定信守。如同台灣民間信仰中,仍有人深信喝下參有香灰的水能治病一樣,雖荒謬卻深信不疑。

為了突顯對寡婦規定的嚴苛,本片以一個八歲就成了寡婦的小女孩Chuyia為代表,透過Chuyia道盡這一切的不合理。一個天真的孩童,怎瞭解何謂守貞?她連青澀的男女之情都未曾體驗過,人生還沒開始就被剝奪殆盡,要在全是寡婦的寡婦之家度過一生。而寡婦之家為了財務問題,還不得不讓某些婦女偶爾充當妓女賺錢,這麼黑暗的地方,竟是一個小女孩預定生活一輩子的環境?

一位年輕貌美的寡婦Kalyani,因緣際會認識了身為律師的Narayan,Narayan擁有新時代思想,深信甘地能帶領印度走向進步,堅持不合理的傳統必須打破。雖然他的父母屬於傳統守舊者,但他仍決定和一見鍾情的寡婦Kalyani結婚。對Kalyani來說,決定結婚更需要莫大的勇氣與毅力,在背負沉重的傳統包袱下,她在最後關頭退卻了,而退卻的結果不是回復舊觀,而是毫無退路只有一死而已。Kalyani的死,代表改變傳統價值的困難程度,巨大到你我都無法正確評估。社會傳統價值的改變,是需要犧牲無數生命,一點一滴累積換來的。即便是廿一世紀的現在,印度仍有上千萬寡婦,正接受印度教傳統規範的制約。

甘地在車站的一席話「真理就是上帝」,點醒千千萬萬的印度人。不是上帝制定法典讓我們遵守,而是真理在哪裡,上帝就在那裡。新時代的思維應該要注重人道精神,讓人類獲得自由,並合理化規範人們的行為。死守著一部千年法典,只會製造出更多的人間悲劇。

出處: 祖魯影箴-「禍水」(Water)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