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慄時空」(The Jacket)
時空旅行在可見的未來裡,還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現今不論電影或小說早以利用這項題材,創造出各種震躡人心的感動。「顫慄時空」好比「蝴蝶效應」、「黑洞頻率」般,又一齣穿越時空的幻想故事,只是片中有戰爭、有死亡、有精神科醫師的怪異治療,使得本片參雜許多驚悚的成分。
男主角Jack Starks由具有獨特氣質的年輕影帝Adrien Brody飾演,我覺得他本人即使不講話,自然散發的憂鬱與神秘,似乎是受害者卻又擁有強烈的復仇情緒,擔任本片男主角頗為適合。一個在波灣戰爭中頭部中彈幾乎陣亡的軍人,戰爭結束後卻飽受失憶症之苦,這是編劇塑造使時空旅行成為可能的主觀環境。加上採取幽閉式實驗性療法的精神科醫師,讓Jack在心懷恐懼的治療過程中,產生穿越時空飛向未來的事實。將病人以一件夾克(片名來由)包裹全身,注射特製藥劑,推入置放屍體用的人形箱裡幽閉,真虧編劇想得出這種奇怪的方式。對Jack來說,被強迫進入如此狹隘的密閉空間,能不感到恐懼嗎?
時空進入未來的2007年,有無限的可能性。Jack遇到一對曾經幫助過、命運悲慘的母女,並回到從前,試圖改變她們悲慘的未來,當然,也試圖改變自己的未來。這樣的劇情是同類型電影中存在已久的邏輯盲點,如果人類有一天能穿越時空,不論是回到從前或走向未來,那麼在從前或未來的所作所為,其影響是否將改變現狀?被改變的現狀,可能會使他無法進行時空旅行,而推出矛盾的結果。矛盾,代表前提錯誤,明指時空旅行是不可能達成的。不論如何,時空旅行能夠發揮很大的創作空間,只是巧妙不同,有的述說愛情的完美與悲傷,有的描寫深奧的人生哲理,有的呈現生死交關的驚悚事件,扣人心弦的劇情易使觀眾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本片的攝影風格,以快速的畫面剪接,連接時間移動的瞬間,前後時間點過多,容易使觀眾迷惑。以故事性而言,缺乏與眾不同的戲劇張力,易流於對時空轉換的賣弄。Adrien Brody在演出上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只有不斷地展現迷惑、沉思、與無助之感。我想,驚悚度不足的劇情,只有靠男主角的個人魅力來補足了。
「卡特教頭」(Coach Carter)
這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真實的事件發生在1999年。由一向給觀眾正義凜然印象的Samuel L. Jackson飾演主人翁Coach Ken Carter,Ken Carter受邀擔任Richment高中的籃球隊教練,他一貫獨特的訓練作風,當時在加州當地造成爭議性討論,讚揚與批評者皆有。改編成電影後雖添加些許戲劇化成份,不過欣賞這一事件的始末過程,的確富含教育啟發與勵志涵意。
在台灣,學校的球隊一直是特殊的團體。因為球隊比賽有增進校譽的作用,不論好壞學校都努力培養球隊,甚至在入學時降低標準爭取好球員。球員訓練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往往延誤到正常的課程教學,而校方多爭一隻眼閉一隻眼予以默認,使得球員們也許球打得很好,卻無法繼續升學。這是常態,不論在美國或台灣都一樣。
Ken Carter據說在1973到1977年是該校籃球隊員,並締造了許多新記錄。曾是過來人的Carter,最能瞭解學校球隊經營的內幕,比賽獲勝時風風光光,畢業後卻放牛吃草。Carter當時的隊員有的販毒被關,有的三餐不繼,這全是課業荒廢無法繼續升學改善生活所造成。Carter深為所戒,在回校擔任教練時,有了特殊的風格與要求。
他規定參與球隊的球員們要簽署一份合約,約中規定不准缺課,上課要坐在前排,學業成績要達到一定的標準等,但這卻引發球員、球員家長、甚至校方的強烈反彈。還不僅於此,當1999年球隊在季賽中連勝十多場,Richment高中球隊聲勢如日中天時,Carter發現球員未達合約標準,強硬將體育館以大鎖與鎖鏈鎖住,停止一切訓練與比賽。終於引爆了來自球員家長與校方的劇烈反彈,校方不得不舉辦公聽會來審查這種作法的合理性,差點導致Carter離去。
Carter是一名黑人,他提出美國黑人青少年「下場」的統計數據令人感到驚訝。繼續升學是改善黑人生活的一條明路,Carter深知如此,因此對球員有異於其他學校教練的要求,引起反彈也是意料中事。對大多數人而言,眼光只看到短期利益,即便家長與校方更是如此,只要小孩能在籃球領域中發光發亮,只要球隊能替學校爭取榮譽,誰去關心他們長大後進入社會可能發生的悲慘景況?Carter高瞻遠矚,卻不容於當時短視近利的環境。我想,這是我們必須加以警惕的,眼光長遠的人總是極少數,先驅者總是孤獨,但他們卻能引領我們進入更美好的未來。這讓我想起二八法則,對的事總是掌握在兩成(少數)人的手中。
這部電影深入探討美國青少年的生活,也許你我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類似的體驗。不得不佩服Carter孤單的堅持,這才是一個教育者應有的理想抱負。
「天使薇拉卓克」(Vera Drake)
這部劇情極受爭議的電影,由知名英籍導演Mike Leigh執導,在歐美各種大小電影獎中展獲甚豐,唯獨坎城影展似因立場因素將其排拒門外。年近知天命之年的英國女星Imelda Staunton擔綱演出女主角Vera Drake,Vera是二戰結束後的倫敦婦人,平日不斷幫助許多住有貧病老人的家庭,但暗中卻幫助無心懷孕的婦女流產,而犯下當時英國法律中的重罪。
導演以非常平實的手法與拍攝角度來描述Vera的生活,Vera有個幸福的家庭,恩愛的老公常相陪伴,卻不知她幫人流產的事實;Vera的小孩就像一般家庭的小孩般,總是有點缺陷,不過船到橋頭自然直,生活上是和樂融融,終究過得去。何以確認Vera幫人流產是以愛心為出發點?從她未曾收過一毛錢即可證明,雖然惡劣的仲介者不但偷偷將費用放進自己口袋,還以折價賣給她糖為「回饋」來蒙混。這個仲介婦人真是令人恨得牙癢癢的。
充滿愛心的Vera並沒有因為多行善事而帶來福報,一切的幸福在警察敲開她的大門後嘎然而止。在戰後那段物資缺乏時期,貧民區的少女們在毫無準備下懷孕,誰養得起即將出生的小孩?Vera的本意是幫助她人,幫助婦女們流產、恢復月經,在正當的醫院中進行花費頗巨,哪裡是這些婦女負擔得起的,但Vera分文未取。儘管如此,這仍是於法不容的罪行。
法律之前是無法講情的,法律明訂的條文,只要違背便是有罪。記得有人說過,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標準,但道德標準見仁見智,法律的適用性便不無爭議。當然,同一件事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就會有南轅北轍的結果。衛道人士認為人權是從精子與卵子結合時起算,在母體內的生命該被視為一個人,有完整的生命權。進行人工流產是在剝奪他的生命權,等於在殺人!這是Vera的兒子一時無法站在母親這邊的原因,因為他被教育成善惡分明、正直不痾的個性。
不過對於Vera而言,是多麼得無奈。她只是一個小市民,也許正自我質疑著為何懷抱愛心所做的事竟是滔天大罪?她沒有能力反抗,只能默默接受這個社會制度為她帶來的大禮-牢獄之災。盲目的愛心使她幸福的家庭破碎,是她始料未及的結果。當她年邁的身影靜靜地走在監獄的長廊中,再度表現出她逆來順受的小市民性格。
如同文章一開始點出的爭議性,也許應有不同看法,畢竟法律是不應過於講情,否則情感拿捏尺寸的不同將使法不成法。似乎唯一的解決之道,是透過正當程序修改不適用的法律條文。只是,Imelda Staunton生動的臉部表情,在問口供與出庭應訊時的臉部特寫,我想深深打進了不少觀眾的心坎裡,也為她帶來最佳女主角大獎的殊榮。
「校園臥底(中譯)」
南韓在渡過金融風暴浴火重生後,整個國家在各方面展現了無比的光芒,讓東亞包括日本、中國與台灣,都籠罩在一陣哈韓風中。這情況像是「從A到A+」這本書所描述的,南韓正從平緩的「優秀」階段,渡過一個轉戾點(金融風暴)後,突飛猛進到「卓越」的階段中。雖然台灣當年因南韓的無情恨得牙癢癢的,但除了政治之外,其他各領域似乎無力抵擋這股強烈的韓國風。
南韓的戲劇與電影,橫掃日本與中國,台灣還好,南韓電影並沒有像電視劇般獲得台灣觀眾的青睞。這部喜劇片「校園臥底」,標準的偶像名星電影,由金善雅飾演很會打鬥的女警察,因任務需要而潛伏在高中校園裡臥底。由於這並不是她心甘情願執行的任務,因此引發許多笑果。
臥底警察,心態的調整最為困難。既要明著迎合臥底目標的組織成員,在此為高中學生,又要暗著與警察配合。在背叛與信任之間擺盪,若沒有超乎堅強的信念,很容易迷失方向,產生矛盾。在無趣的臥底生活中,還好遇上一位心儀的帥男學生,讓平靜的心湖激起一絲漣漪。可是對方畢竟是學生,年紀應該不適合,只能讓這份情愫深藏心中。
警方追查的歹徒中有好人,而警察內部也有吃裡扒外的壞人,在敵我不明的情況下,金善雅時時處在充滿危機的境地裡,但又能平安脫險。好人與壞人構成綿密而複雜的互動,讓她一次又一次的化險為夷。但其他同事卻不是,他的叔父因內奸陷害而犧牲了,與她合作的人誠信有問題,無法依賴,每每讓她棋差一著。不過矯健的身手與強烈的個性,倒成了靈丹妙藥,協助她完成任務,回報叔父的厚愛。
當人們處於信任與背叛的危機時,該如何抉擇?電影的鏡頭是篩選過的「影像記錄」,我們有蛛絲馬跡可尋各個人物的好壞,所以觀眾比片中人物更能下正確的判斷;但當事人則如處五里霧中,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金善雅除了親自下海,賣弄明快的武打身手外,人情與正義的混沌衝突,更是她必須理清的課題。當然,電影劇情總是邪不勝正,壞人終究被繩之以法,而她寂寞的感情世界,也獲得了小小的補償。
「噬血地鐵站」(Creep)
這部以英國倫敦地鐵為背景的驚悚片,對於常以捷運通勤的我來說,有莫名的吸引力。本片由英德合作,主角是德國紅星Franka Potente,曾以「蘿拉快跑」一片成名。其他的演員都是一時之選,只是台灣觀眾對於英國與德國的電影名星較不熟悉。
驚悚片劇情高低粗分有二:一種是前半部在敘述事實蘊釀氣氛,後半部進入驚恐劇情高潮,許多日本恐怖片屬於這類型;另一種是從開始到結尾都處於緊張狀態,不斷地發生驚嚇事件使觀眾無喘息機會。本片屬於後者,Franka Potente飾演的Kate是一名模特兒經紀人,她在封閉的地鐵站經歷連續的恐怖遭遇,是全片的焦點所在。
有人體驗過流浪漢的心情嗎?在公共場所如車站等地席地乞討的街友,無人的夜晚是如何打發的?白天面對人來人往的乞討生活,在夜間來臨時,又是如何面對無人的空間?在地鐵站乞討的Mandy與Jimmy,相知相惜同病相憐,原本有共同的未來,卻因地鐵站出現Sean Harris飾演殺人不眨眼的怪客Craig,而命喪黃泉。Craig,是所有恐懼的來源,像是人體生化實驗的失敗者,詭異的身軀,讓人不寒而慄。他在地鐵站複雜的排水系統中暗藏了一個神秘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充滿了嬰兒標本,是做甚麼用的呢?
這是個變態世界,Craig躲在地底暗道中生活,似乎對收集嬰兒特別感到興趣。嬰兒必定來自母體,因此對於抓來的女性受害者強加解剖,以取得嬰兒(真恐怖),Mandy就這樣犧牲了;而對於男性受害者則一律格殺。Kate面對Craig的恐怖追殺,展現不斷遇到挫折,又不斷努力求生的堅強意志,這是人類本能發揮的極限吧!雖然最後差一點被抓,但終能依靠智慧,以自己的力量戰勝怪客Craig。那一幕歷劫歸來,頹坐地鐵站月台旁,路人以為她是流浪漢施捨零錢的畫面,雖有些諷刺,但這象徵她終於重回人類世界,確認脫離了驚悚黑暗的地底社會。
本片在台上映毀譽參半,不過以驚悚片而言,我認為仍有可取之處。恐怖的來源是一個變態的生化怪人,而非妖魔鬼怪,增加了真實存在的可能性。從Kate進入地鐵站,因睡著而錯過最後列車後,神秘的怪事接二連三襲來,觀眾的神經從此進入緊繃狀態,直到劇終。我想對於喜好驚悚片的人,本片仍舊值得欣賞。
「魔戒傳奇」(Curse of the Ring; Sword of Xanten)
挾著「魔戒三部曲」的魅力,本片內容雖與其無關,只因劇中寶物也是一只戒指,台譯為「魔戒傳奇」,中譯為「尼伯龍根的指環」,其實都想藉魔戒之力,創造佳績。
本片取材自北歐神話「Ring of the Nibelungs」,敘述身為Xanten王國之子的Eric,隻身擊敗惡龍後,不顧霧童族人的警告,奪取被詛咒的大批金銀財寶。雖然後來報了殺父之仇,卻因身受詛咒之故,無法與相愛的冰島女王Brunnhild成婚,最後被陷害而亡,Brunnhild也一同殉情以明志。基本上,本片以愛情為劇情主軸,從開始兩人的森林初夜,到最後Brunnhild的同船自盡;夾雜Gunther王之妹對Eric的一往情深,及Gunther王的騙婚等,以魔法穿梭這一切的人間愛戀。
與魔戒不同的是,本片的時代背景在中古世紀,基督教興起與舊教衝突的年代,地點環繞勃根地、冰島、盎格魯撒克遜等地,比較像是有歷史根據的奇幻故事。也許不若魔戒般的大卡司大製作,但結合身世之謎、復仇與愛情的奇幻小品,足以讓觀眾神遊其中,想像無限。
「終極人質」(Hostage)
Bruce Willis已達知天命之年,卻仍是代言這類型電影的最佳男主角。他總是正義的化身,但時常需要在天秤的兩端掙扎,何謂正義?何謂邪惡?對於不同的立場,以不同的角度,會有天壤之別的判斷。Bruce Willis面對矛盾時的掙扎與擺盪,特別容易引起觀眾的迴響。
身負警察職責,十年人質救援談判經驗的Jeff,儘管因一次失敗的救援而選擇調離洛杉磯,仍舊逃避不了處理人質危機的案件。只是,你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家人,來拯救被匪徒綁架 的一家人嗎?歹徒在錯誤的時刻闖進錯誤的別墅偷竊,節外生枝產生案外案,Jeff的家人因故被綁,兩黑一白三路人馬交錯碰撞,各有各的職責與目的。Jeff面對的難題是,若要拯救他摯愛的妻子與女兒,得違法私自拷問屋主Walter,使Walter一家曝露在撕票的危機中;若盡警察之職救援 Walter一家,則可能永遠失去自己的家人。
我想,還好這三個偷車賊只是經驗淺薄的小賊,面對情況越來越糟直到無法挽回,終因壓力 過大發生內鬨而自亂陣腳。冒充FBI的那群歹徒,來無影去無蹤,是Jeff最大的恐懼來源。Walter的富有,從房屋內外充滿安全監控設備可看出,屋主的小孩Tommy成功地利用監控影像與手機,與外頭的Jeff合作,才能漸漸化解危機,救了自己也救了姊姊。
Bruce Willis在片中成功塑造了愛家人的形象,似乎家人就是他的全部。當他從歹徒手中救出他的家人,與她們擁抱之際,眼神所透露出來的深厚感情,像是心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般,混合了「達成最大願望」、「慶幸家人毫髮未傷」的複雜表情,應該感動了不少觀眾。以勵志角度來看,這何嘗不是在告訴我們,儘管工作事業 得意,即使在商場或各行各業裡能呼風喚雨,都比不上家人對我們的重要。當我們有所成就之際,要與何人分享成功的喜悅?只有家人的存在,才能讓個人的生命了無遺憾。值得我們詳加思考!
「笑的大學」(笑の大学)
「笑的大學」早先是日本著名的舞台劇,由三谷幸喜編劇,他就是編寫電影劇本「我們來跳舞」而被好萊塢改編的那位名編劇。這部由舞台劇改編的電影,兩 位主要角色由演技派影帝役所廣司,與冷面笑匠SMAP成員稻垣吾郎擔綱,極具說服力,成功地將舞台劇特性轉化為大螢幕緊湊鮮明的場景演出。
由於原本是舞台劇,電影的場景非常少,大部份都在一個密閉的審核室中。兩位主角演出對話極多的對手戲,以生動的表情與妙趣橫生的對話,將七天內發生的每個細節,每個情感轉折,一五一十地呈現給觀眾。讓觀眾跟著一起笑,跟著一起感動。
背 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啟動的日本,政府為了戰爭限制國民觀賞搞笑的娛樂戲劇,以劇本審核過濾內容不宜的戲劇演出。役所廣司飾演嚴肅的政府審核官員向坂, 稻垣吾郎飾演「笑的大學」劇團編劇樁一,以一齣搞笑的劇本向向坂申請核准。向坂起初如往常般批下不許可,但殷切期盼通過的樁一,不斷地依據向坂的要求修 改,不論這些要求合理或不合理,只要經過一個晚上,就會有經修改而更搞笑的版本出現在向坂面前。向坂在潛移默化中,漸漸喜歡上這個劇本,甚至下班後偷偷去 欣賞「笑的大學」劇團的演出。無形中,劇本的創作成了兩人共同的努力,由向坂提出修改命令或建議,樁一負責修改,不知不覺讓本劇成為最完美的超級搞笑劇。 只是好景不常,在第六天傍晚,樁一收到入伍令,即將趕赴戰場,劇本再美好也暫時無法演出。被樁一努力不懈的精神感動的向坂,暫且脫下政府官員的外衣,向離 去的樁一致敬…r
原舞台劇的結尾算是悲劇,樁一在戰爭中捐軀,劇本永無演出機會。不過電影版經導演改為不同的結果,讓演出的實況在片尾中片段展現,使觀眾了無遺憾。兩位主要角色戲份吃重,是為全片成敗之所繫,看他們互飆演技,著實是一種享受。
「36總局」(36 Quai des Orfèvres)
被視為法國版「無間道」,再度以警察與線人間的微妙關係為描述主題,探討其間的矛盾與衝突。Daniel Auteuil飾演正直的Léo警官,卻因與線人間秘密而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台灣頗富盛名的Gérard Depardieu則演個大反派的角色,飾演Léo的同儕Denis,因工作與感情上的競爭,密告Léo使之身繫囹圄,並進行一連串的陷害過程。
印 象中,這樣的劇情在港劇中常常出現。Léo與線人的關係,成為不可告人的秘密,但這是以破案為目的而不得不然的行為,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腳,但又何奈?怎麼 做才是對社會最有利的?不巧Denis得知此事,計畫好好利用此一把柄,進行私人的復仇計畫。不但密告入罪,還因此升了官。更因升官之便,連Léo的太太 也一併害死。監禁中的Léo得知此事,卻無能為力,能不狂叫嗎?這是片頭那聲哭嚎的由來。
企圖以賄賂與官位優勢,一手遮天的 Denis,真是無往不利,他是節節高昇,功成名就;Léo則遭監禁七年,既無法對太太死亡的事盡半點心力,又不能親手撫養自己的女兒,還要面對出獄後失 業的危機。我想,這種遭到誣陷而導致人生高低結果大不同,一人功成名就,一人妻離子散,使片中人物呈現強烈的仇恨,似乎是港劇的專長。本片從頭到尾,瀰漫 這種氣氛。以前港劇受歡迎的情況,也表現了觀眾的喜好。
結局有些戲劇化,安排巧妙、快速、宿命式的復仇,給人一槍斃命的快感,卻令人感到意猶未盡。最後點出Denis這輩子對Léo懷有敵意的主要來源,讓整個事件的因果關係合理化。感情問題,竟劇烈改變人的一生,面對新聞頻道層出不窮的社會新聞,也許這是人生常態吧!
「撒哈拉」(Sahara)
以Sahara為名的電影,歷史上恐怕就有五、六部之譜。今年找來大名星Penélope Cruz,再度以廣大無垠的北非撒哈拉沙漠為背景,描述一段驚險刺激的冒險之旅。
Penélope Cruz飾演的Eva是聯合國特派醫生,Matthew McConaughey飾演的Dirk則是愛好冒險的探險家,兩人起初的目的不同,卻追查同一個深藏於沙漠中的秘密事件,因而共同經歷一段高潮迭起的冒險旅程。
探險動作片最重要的特色是娛樂性極高,觀眾不需動腦袋,只要跟隨劇情起伏,讓自己加入劇中人物的探險旅程,跟他們一起緊張、一起快樂,暫時脫離缺乏刺激的現實,像看小說般流暢地經歷整個過程。看完之後,不一定會回味無窮,但觀看的過程就是一種享樂。
不 過探險片的弱點是,事件的發展很難符合邏輯。本片中Dirk是身手不凡的探險家,帶領一兩個同伴深入危險的地域,雖然對方是北非小國,但面對政府軍的圍 勦,如何能全身而退呢?敵手的總統竟親自帶兵打仗,而Dirk一行只有兩三人竟能以古老的火炮,將總統的座機擊毀。為了增加合法性,將總統描述成以軍事政 變起家的軍閥,既然能夠成功發動政變,又如何僅被區區三個外國人擊垮呢?就算相比於15世紀西班牙以少數人摧毀阿茲特克帝國,本片的內容也實在是有些離 譜。
美國的探險片崇尚英雄主義,英雄總是無所不能,好運集於一身,最後還能抱得美人歸,本片全做到了。劇終後,在觀眾心中還能留下多少記憶,似乎不怎麼重要了。
「類人體(中譯)」(Man-Thing)
西方的恐怖片,在內容與型式上明顯地跟東方不同。西方多為生態怪物、吸血鬼、和宗教有關的邪惡人物,而東方多為殭屍、陰魂等。有些恐怖片以不可思議的意念讓人恐懼,有些是惡心的景象讓人反胃。對我個人而言,覺得東方的恐怖片較值得恐怖,西方的總像是隔靴搔癢,這多少跟民俗文化背景相近有關。
沼澤溼地是人類最無法利用的生態環境,也因而充滿神秘感。工業革命以降,許多沼澤環境漸漸被破壞,代之以工廠用地或農業養殖用地。本片描述在沼澤中居住的神靈怪物「類人體」,在長期忍受人類的入侵破壞後,對人類展開無情的反撲,殺害進入沼澤裡的許多鎮民。
人能夠想像的怪物,常脫離不了長得像人,或像動物。有眼睛,有嘴巴,再加上一些奇特恐怖的身體特徵。其實人類對於沒有見過的生物型體,都存在著恐懼的心理。當然,怪物剛開始是不能現身的,總是殺人於無形,我們只能從死者受害時與倖存者的表情,間接得知他們看到的是很恐怖的怪物。受害的人,通常是死狀甚慘,慘到在電影中只能以文字表達,配合一閃而過的死狀影像,以吊胃口的手法讓觀眾感到怪異莫名。
怪物需要英雄的出現來對抗與剷除,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警長,就擔負起這樣的角色。不過過程並不是一路順風,商業交易的恩怨參雜,撲朔迷離的案情,讓這位警長碰到許多挫敗。「類人體」在害人無數後,終於在最後關頭現身,讓觀眾目睹牠恐怖的型體,並與人類進行最後決戰。奇怪的是,這時怪物不再是所向無敵了,人類找到剷除牠的方法,在千鈞一髮之際獲得了勝利。
從劇情來看,本片實在有些八股,脫離不了上述的西方恐怖片模版。在表現的意念上則尚有可取之處,以生態保育的角度來表現,怪物「類人體」代表了大自然的反撲。除此之外,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