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28

「甜蜜布拉格」(Horem pádem; Up and Down)

「甜蜜的永遠」一片令人印象深刻的捷克導演Jan Hrebejk,在2004年的最新力作。承襲一貫的冷冽風格,本片像是個沒有結局的電影,只是靜靜地在一旁觀察片中人所發生的一切喜怒哀樂,不刻意製造結局,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生命總是持續進行著,沒有所謂的「結局」存在。

冷戰時期捷克位居東西陣營的交接地帶,雖屬東歐蘇聯陣營,卻不斷遭受來自西歐資本主義社會的衝擊。結束社會主義制度後,面對現代化思潮的湧入,民眾的生活並沒有很大的改變。像布拉格這樣的歷史古城,社會中存在許多存在已久的問題亟待克服,市井小民的生活,成了Jan Hrebejk鏡頭裡的主角。他冷冷地將事實呈現給觀眾,將各種正義、非法行為、與冤屈的事件毫不造假地描述出來,直到劇終時也不給予評論,保留給觀眾自行思考。

兩個無關卻狀況迥異的家庭,因為一個偶發事件而碰觸,對後來產生了些許影響。一個家庭是經濟拮据,靠老公Franta做保全人員領取微薄薪水過活的夫妻,太太Mila因故無法生育,卻愛子成癡,想盡辦法獲得嬰兒;Franta曾是瘋狂的足球迷而留有案底,這使得他依法不得領養孩子。人蛇集團走私難民時誤留一個嬰兒,愛子成癡的Mila花掉所有積蓄將這個黑種嬰兒買下。兩夫妻得此嬰後倒也其樂融融,只是必須躲避警察,私下撫養。

另一個家庭正常得多,但也不太完美。父親Otto是大學教授,因心臟病需於近日開刀生死未卜,與其妻Vera已分居多年,其子Martin也早以移民澳洲,成家立業。Otto另與一從事社會工作的女子Hana同居,並育有一女。在進手術房之前,Otto有一心願未了,即是想與妻Vera離婚並Hana結婚,因而冒昧邀請兩造雙方共同進餐,現場的尷尬可想而知。

這樣的兩個家庭,雖然都有著缺陷,不過卻都是平凡的家庭,畢竟「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只是一場對小偷的追逐,使兩家有了一絲連繫,卻產生大小不同的影響。

這是社會普遍存在的不公平,我們看見人性的無奈。拼命想做好人、洗心革面的Franta,卻因此意外的連繫而差點受到冤屈。冤屈易解,只是連帶扯出太太Mila的非法收養,讓他們倆對人性徹底失望。Mila回到遊樂場繼續偷嬰兒的行為,Franta則被迫回到瘋狂足球迷的同儕團體裡,繼續從前遊走法律邊緣的狂熱行為。

另一個家庭呢?Martin回到澳洲,Vera回到原來的生活,Otto並未完成心願,只得進入手術房,開始未知結果的手術。這個家庭一切看來似乎未變,每個人都回歸原本的生活,些許無奈卻也無力改變。這就是最真切的生活常態,不是嗎?

由於同時存在不同的人與事件,場景的呈現變幻莫測,剛開始覺得結構有些混亂。不過當時序慢慢向前推進,看似無關的每個人漸漸起了關聯,劇情就緊湊了起來。我想導演要告訴觀眾的理念很簡單,人生總是充滿不公,人性總是充滿無奈,但是時間仍然無情地向前走,日子仍舊要過下去。接受一切的無奈與不公,收起不切實際的幻想,是唯一的道路;即便你不願意或不同意,生命還是維持這樣的不完美性,這就是人生。

2005-08-22

「雙面翻譯」(The Interpreter)

Nicole Kidman與Sean Penn兩大巨星聯手演出,說甚麼也要一探究竟。以紐約聯合國大會為背景,連接非洲一個動盪不安國家的政治陰謀,這樣的政治驚悚片牢牢抓住了觀眾的目光。

Nicole Kidman飾演的Silvia在聯合國工作,職位是口譯員,很難想像如聯合國般擁有來自世界各地近兩百個國家的機構,語言的翻譯工作是何等的重要與龐大。剛開始Silvia的身份單純,只是一位盡職的口譯員,但是她懂得非洲某小國的土語(這一點暗留線索)。故事在發生一次偶然的事件後急速往上開展,這事件是Silvia在不經意間從麥克風聽到來自聯合國會議廳內的耳語,而耳語的內容是陰謀暗殺非洲Motobo國的總統,Motobo當然是杜撰出來的國名。之後Silvia在家開始遭受不明人士侵入與警告,她不得不向警方報案。

Sean Penn飾演的Tobin Keller負責調查此事,只是從蛛絲馬跡中漸漸感到Silvia的背景並不單純,甚至懷疑Silvia所言的真實性,對她失去信任。Tobin在維護她安全的同時,也進行監視她的工作。Silvia從受害者轉變為嫌犯,對她而言是何等的不公。不過後來Silvia的身世因新發生的事件而逐漸揭露,整個政治暗殺陰謀更不像想像中那麼單純。Motobo的總統Zuwanie將於近日到聯合國演講,保安部長率先進駐聯合國進行安全工作,加上適時發生Motobo反對人士Kuman-Kuman遭公車炸彈攻擊身亡,局勢顯得詭譎多變,混沌不明。

打著民主改革的旗幟,似乎已是所有「革命者」或「政變發動者」緊緊抓在手上的良藥,無論當政後是否真的實行民主,或藉民主之名進行獨裁,人民已無力反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即使當政者真的有實施民主改革的決心,但手段的不同也容易招致不認同者的反抗,因此反對的聲音是無法完全消除的,畢竟事事盡如全國民眾每一個人的意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當然,既是民主政治,就不應謀殺反對者存在的權利,否則將轉變成獨裁。Zuwanie似乎犯了這樣的過錯,即便當初起事時懷有崇高理想,但當政後的莫大權力容易讓人迷失,而進行對所有反對勢力的暴力屠殺。Silvia的父母兄弟,成為Zuwanie獨裁下的犧牲者。倖存的她,終對以武力進行反抗活動感到頹累,因而離開非洲來到美國,進入聯合國工作,希冀有一天能以外交與和平的手段解決Motobo的動亂與滅家之仇。因為這樣複雜的身世背景,讓Tobin差點誤判Silvia的動機。

點到為止的感情描述,並非以男女間的愛情為目標,Silvia與Tobin處於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很難發展出甚麼。雖然Silvia失去了所有的親人,鄉土的召喚還是讓她選擇離開美國回到非洲,繼續為他的國家來奮鬥。我們不知道Zuwanie在差點被Silvia槍殺前的那一席談話,是否讓他真正覺悟到自己的所作所為,也許Silvia回到Motobo後立刻被逮捕殺死也不一定。歷史從一個角度來看,是不斷重演著恩怨報復的戲碼,本來就不存在所謂的正義,因為正義本身並沒有標準,端看對誰而言罷了。

Zuwanie命保安部長在聯合國演講其間,策劃一個不成功的暗殺事件,使Zuwanie在國內的地位更加穩固,這是何等聰明的陰謀,恰讓人聯想到319槍擊案。不過這樣的聯想是危險的,從電影或現實中應當學習到,從事件的表面來看事情是危險的,尤其當許多人都認同某狀況為事實的同時,更該自我警惕是否這正是陰謀者企圖導引大眾思考的方向,是否正中陰謀者之懷,而成了共犯卻不自知。宜慎!

2005-08-15

「壞教慾」(La Mala Educación; Bad Education)

勇於挑戰禁忌尺度的Pedro Almodóvar,這次再度編導一部引發教會爭議的「壞教慾」,大膽以戀童癖、同性戀與變裝藝人為全片主軸,讓觀眾參與一場思想與視覺上的震撼教育。

劇情本質其實是一齣驚悚片,但敘事手法翻新,時空前後夾雜,在令人開始感到迷惘時,卻又峰迴路轉。戲中有戲,藉由戲中戲來傳達過去已發生的事件,但戲的內容又不完全是事實,觀眾可能必須動動腦筋,將前後劇情自行加以串聯,才能瞭解片中表達的事實。但就在觀眾以為事實已現,正對自己的推理能力暗自心喜時,劇情的安排卻又不如人願,出乎意料之外。這就是Pedro Almodóvar的風格,他永遠不讓觀眾輕易地抓住真相,除非到了結局。

全是男人與男孩的教會學校,有戀童癖的Manolo神父「愛上了」男童Ignacio,在性侵害之餘,發現Ignacio與另一男童Enrique行為曖昧,因此Manolo神父趕走了「情敵」Enrique,中下了日後的一切因果。單單上面的這一段開頭,就足以驚世駭俗,當然也引發天主教會的反彈。

20年後,Ignacio的弟弟Juan,假裝成哥哥並化名Ángel出現在Enrique面前,小時候受過Manolo神父的侵犯,長大後自有一番仇恨在心頭。不過事情並不這麼單純,Juan假裝哥哥的事早被Enrique發現,卻仍導完Juan所提供的電影劇本;就在即將殺青之際,早已離職的Manolo神父出現了,讓事實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Juan竟然也是同性戀者,這一群同性戀與變裝嗜好者聚在一起,讓事實變得混沌不明,無法用普通人際關係邏輯來推論。Ignacio欲利用小時候Manolo神父對他性侵的醜聞勒索一筆錢,而Manolo與Juan卻互相愛慕,最後導致兩人共謀將Ignacio毒死。Juan同意殺害親哥哥已是駭人聽聞,何況還是與同性戀老神父一起共謀犯案,可想而知整起事件是如何地不可思議。對觀眾而言,大膽而超出一般思維的劇情,足以造成震撼。

能不能接受是一回事,劇情本身畢竟在現實中是有可能發生的,只是角色與事件內容超乎一般想像。同性戀電影曾在前一段時間蔚為一股風潮,成為得獎電影的常客,只是熱潮稍過,誰又能引領風騷?本片不畏世俗,再次以驚駭但巧妙的敘事方式,為同志電影注入一股新的思潮與方向。觀眾在欣賞之餘,是否能無礙地進入編導所建立的奇異世界,恐怕是個挑戰。

2005-08-05

「史密斯任務」(Mr. & Mrs. Smith)

這部娛樂性頗高的電影,除了劇情本身吸引觀眾外,戲外兩位男女主角-Brad Pitt與Angelina Jolie假戲真做的八卦星聞,更是觀眾竊竊私語的主題。

帥哥美女的組合,影迷們都給予祝福,Brad Pitt的帥氣應是沒有問題,Angelina Jolie魔鬼般的身材更是一大賣點。編劇很精巧的把電影裡的角色名稱定為John Smith與Jane Smith,兩位都是受雇於殺手公司的一等殺手,奇怪的是命運將他們倆安排成一對情侶,進而成為夫妻。這樣的劇情算是蠻新鮮的,之後發生的事件讓觀眾有想看下去的動機。

雖然他們是夫妻,卻各自隱瞞對方自己的真正身份,仍舊秘密地進行他們各自的殺人任務,從未讓對方發覺。直到某日兩人奉派對同一目標下手,才偶然間撞見。這樣的劇情當然只有電影裡頭才有,這也是電影天馬行空想像無限的可貴。東窗事發,事情如何善了?因為兩人是競爭關係,奉令必須除掉對手,這該如何是好?兩人不禁懷疑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或者結婚只是隱藏自己身份之用?尤其在生死交關時,對方真的忍心殺了自己嗎?答案只有親自試了才知道,但若答案是不利的,恐怕再也無法翻身了。這爾虞我詐的生死競爭,如何兼顧在夾縫中生存的一絲愛情呢?本片的主軸就在此。

劇情越是困難重重的片,最後往往是喜劇收場。這兩位Smith在證明對方對自己的愛是真實的之後,雙雙放棄任務,已無法在殺手界立足,並成為殺手界欲鏟除的目標,他們只有合作求生。拜他們本是殺手界「武林至尊」之賜,竟然在即將被甕中捉鱉之際,奮力做最後一擊,這一擊展現了夫妻合作無間的默契,發揮優缺點互補的姿態,獲得最後不可能的勝利!

本片從頭到尾可說沒有冷場,劇情緊湊絲絲入弦,觀眾期待他們最後結局的出現而被緊緊吸引著。就其高娛樂效果而言,本片算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了。

「三個女人的故事」(Silsiilay)

這不是港片的「三個女人的故事」,而是一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印度片。印度電影對我而言比較陌生,觀賞途中對常常出現的歌舞片段感到有些不耐煩,不過聽說印度人喜歡在電影中看到歌舞表演,所以電影裡多少會放入一些,不知是不是真的?

全片由一個「說故事的人」串聯全場,這位Shahrukh Khan說學逗唱樣樣演,常說著說著就像陷入忘我境界般跳起舞來,可是一位討喜角色。片中描述三個不同職業不同身份地位的女人,在愛情上遇到挫折時,表現出自我意識的顯現與不卑不亢的自信。身為印度女人的自信,有著一定的限度,卻頗能讓人感佩。

第一個女人名叫Zia,是一個女明星,她對Neel充滿愛戀,但Neel卻移情於另一個女人Nandita,這使得Zia在人前是風光亮麗,在人後卻以酒度日。直到她想通的那一天,要求Neel與她度過最後一夜後分手,目的竟是懷孕。當她達到目的,懷著自信的表情離開,我們都知道她與她肚中的孩子,一定能克服困難,迎向明天。

第二個女人名叫Anushka,是一家公司的總機小姐,由於美麗過人,公司裡很多人追求。她早已名花有主,情歸Nikhil,但卻守身如玉,對性事無法突破,而Nikhil又是一付跟我上床就結婚的態度,讓她無法接受。她的室友Pia恰恰與她相反,是把性愛當作家常便飯,隨時享受的那種女人。Anushka如何在觀念矛盾衝突的環境中,與Nikhil繼續戀愛?

第三個女人名叫Rehana,年齡較成熟,是富人Anwar的第二個老婆。有錢人總是多情,Anwar在外早已有個情婦Preeti,而Anwar與前任老婆的兒子Inayat對Rehana又有些曖昧情愫,也很厭惡Anwar對感情的不忠。這像是一個典型富商的外遇事件,Anwar想要娶情婦Preeti,但Preeti不想成為第三者去破壞別人家庭,卻又覬覦Anwar的多金。這樣複雜的三角戀(四角戀),該如何收拾殘局呢?

女人成為愛情事件的主角,總有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勾住普羅大眾的心弦,或許作為社會上較弱勢的性別,尤其在印度,是有著天生無法擺脫的束縛與無奈吧!這三個女人雖然在生命中遇到了抉擇關鍵,都能以自信與定見甩開身為女人的宿命,也許對觀眾而言,這樣的結果不是最好的;但真實社會中,又有多少類似的故事能有最完美的結果呢?不完美,才是最真!

2005-08-03

「愛你愛到快抓狂」(The Upside of Anger)

憤怒的情緒埋葬了真相,憤怒之心將思緒導向了錯誤的方向,一切因果均已攪亂,直到最後真相大白,才驚覺先前的一切懷疑與猜忌,全是無中生有。真相何其簡單,只是複雜如我,卻何從明瞭?

愛情成分滿佈全片,又加入些許懸疑元素,真相只有看到最後才讓觀眾恍然大悟。同樣的片中女主角Terry Wolfmeyer,由Joan Allen飾演,也跟觀眾一樣的時點才明瞭事實。Terry的老公無端失蹤,Terry於平日長期累積的疑心症果然發作,「想當然爾」認定老公與曖昧多時的秘書私奔瑞典,遺棄她及四個半大不小的女兒。恨與憤怒充滿了她的心中,讓她對女兒不由自主百般刁難,讓她與女兒們的關係降到冰點,雖然她實際上熱愛女兒,卻無法表現出來,連女兒都不相信。

Kevin Costner飾演的Denny從旁協助,單戀Terry的他終於能登堂入室,卻需忍耐Terry因情緒而產生的許多奇怪作為,包括對女兒的管教方式,直到再也忍受不了為止。一個憤怒攻心的人,就像邪靈上身,連身邊愛他的人都無法與之對抗。

情緒,是萬物之靈的人類獨有的特性之一。情緒,是人類無法掌控的東西之一。但是情緒,卻往往能控制一個人的所有思想作為,乃至成功立業或傾家蕩產,影響之大,不可不慎。當被憤怒掌控已久的Terry,偶然發現老公其實並非私奔,而是在自家土地上失足落井身亡,真不知是該高興還是悲傷?高興老公並無外遇嗎?如果當初沒有被憤怒遮蔽而盡力尋找老公,也許有一線生機。但,因疑心而生的憤怒不允許她去做對的事情,並破壞她與家人、親友的關係。憤怒就像邪靈般纏身,揮之不去,與她有關係的人無一倖免,像極了可怕的魔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