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之戀」
有一陣子沒有看國片了,台灣的電影市場幾乎已被好萊塢所壟斷。這部「五月之戀」,拜近兩年來電視偶像劇與網路交友流行之賜,以甜美浪漫的網路戀情為 題材,相信會吸引現世代的許多青少年朋友。男主角陳柏霖飾演五月天石頭的弟弟阿磊,女主角劉亦菲飾演哈爾濱少年京劇團學生瑄瑄,兩位同屬七年級生,對劇中角色的說服力十足。
網路無遠弗界,造就了片中一個哈爾濱女孩與台北男孩的聯繫。我在研究所的求學階段,正是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初期,每天掛在宿網中,何嘗沒有透過網路認識遠方網友的念頭。不過由於網路的自由文化,缺乏認證機制,讓網路世界變成一個很容易欺騙別人也容易被別人欺騙的環境。或者應該說,每個人都有扮演另一個角色的慾望,由於看不見對方,讓使用者可以在網路上任意建立一個虛擬角色來替代自己。我想近年來網際網路之所以興起快速,與人們傾向於建立虛擬人物的念頭有很大的關連。
現在網路知識通俗化變成現代人必備的常識,人們已瞭解到網路的不可信,使片中依 賴email聯繫的遙遠兩端,在懷著互相不信任的情緒下相見,展開如同諜對諜的接觸。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曾與網友第一次接觸,對片阿磊與瑄瑄在誠品書店 的首度相會應該心有戚戚。電影總是美好的,電影中的網友總是男的帥女的俏,因此才會有後續劇情發展;實際上的情況呢?瑄瑄起初謊稱她是台北人,是五月天的歌迷,但卻希望阿磊帶她去三義勝興車站,去五月雪的故鄉,其中已隱藏了伏筆。這個伏筆其實是劇情主軸,而網路戀情就像鋤頭,一點一滴地挖掘出瑄瑄來到台灣 演出,特地尋訪三義勝興的秘密。
老榮民生在中國大陸,卻因跟隨國民黨軍隊來台,在台娶妻生子落地生根。開放探親回鄉後,放不下台灣的 一切仍舊回台終老的故事,並不是一個新的題材。只是每次看到類似的故事,由於編劇的表現手法不一,會產生不同的感動。當片中阿芳的先生老越坐在勝興車站 旁,阿芳問他為何不回去,老越手上握著一張上海到哈爾濱的火車票,一看日期竟是1948年,喃喃地說早就準備好要回去了。這一幕表現地真好,述說著老榮民 回大陸探親後的複雜心態,既想要歸鄉,又放不下已生活半世紀的台灣的內心掙扎。這段歷史悲劇造成的種種遺恨,只有待時間來消除。瑄瑄隨京劇團來到台灣,除了想見阿信外,就是想看看祖父老越在三義的家,同時見見阿芳。
這個秘密,在瑄瑄回哈爾濱後,阿磊再度到三義造訪阿芳而揭露。但故事仍未終結,因為兩人的戀情在瑄瑄離開之後似乎沒有下文,只有讓阿磊有機會赴哈爾濱尋找瑄瑄。結局相信許多觀眾覺得浪漫,阿磊在失望即將赴機場搭機回台的途中,瑄瑄總算出現了,皇天不負苦心人…
國片製作成本不高,浪漫愛情劇又比較有市場,加上近來偶像劇大受歡迎,使這類電影有一定的觀眾群。「五月天」樂團是片中角色,同時也是樂團本人演出,成為一 大特色;片中的角色「石頭」,真的是「五月天」裡的「石頭」扮演,五月天的團員大概也想趁此嘗嘗當電影明星的風采。片中有愛情,有親情,有友情,具備了一 個好電影的基本要素。相愛中的戀人們,何妨進電影院感受一下?
「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
義大利爭議性頗大的導演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在休息多年後的2003年最新力作,仍保有同樣引發爭議的風格。本片以1968年法國巴黎爆發的五月學運為背景,描述三個男女大學生因熱愛電影相識相聚而後感情轉變的過程。
先 來說說1968年五月在法國巴黎發生的大規模學潮,後來導致全國性的大罷課罷工事件。是年三月22日,一群大學生在巴黎發起反越戰示威抗議,警方逮捕了五位學生;稍晚,巴黎大學學生在楠泰爾(Nanterre)校區開會指責警方逮捕的不當。五月三日,學生在巴黎大學索邦(Sorbonne)地區召開會議籌組聯合陣線,警方竟出動毆打驅散並逮捕數百名示崴抗議的學生,成了事件擴大的引爆點。接下來兩天,數萬名抗議者擁入巴黎街頭;五月六日,學生聯合會發起無 限期罷課;五月九日,高中學生也走上街頭。
五月十日,學生與教師發起示威遊行,約六萬人走上街頭,要求戴高樂政府立即釋放所有被逮捕 的反對者,並撤離所有警力,恢復社會秩序。當遊行隊伍到達索邦地區時,政府下令鎮暴警察以武力強行驅散,一時警棍與催淚瓦斯齊出,群眾終於被驅散了,但全國輿論為之譁然。五月13日,左派團體發起全國大罷工,造成超過五十萬名的工人與學生上街遊行示威抗議,變成難以收拾的場面。
本片的三名主角,兩名是雙胞胎兄妹Theo與Isabelle,一名是從美國來法國的交換學生Matthew。三名都是電影的狂熱愛好者,以Matthew為第一人稱展開劇情。Matthew與Isabelle在抗議法國電影資料館創辦人Henri Langlois被政府迫令離職的集會中認識,因為對電影有著相同瘋狂般的愛好,加上Isabelle父母離家度假一個月,使得Matthew住進 Isabelle與Theo的家,三人頓時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Matthew漸漸地,發現Isabelle兄妹不為人知的秘密。Isabelle與Theo是孿生親兄妹,但卻常躺同一張床裸睡,令人有亂倫的懷疑。在三人玩一個電影考題的對錯賞罰中,Theo竟要求Matthew與 Isabelle性愛以為懲罰。這樣的性愛,也導致後來三人之間撲朔迷離的情感糾葛。三人繼續在他們所建構的小小世界中以自己的想法生活著,雖然亂倫缺德至極,但由於與外界隔離,也從沒有發生問題。直到有一天他們的父母回家發現了他們之間的怪事,就像外來世界突然間戳破了他們的氣球,再也無法隱藏。Isabelle曾設法以自我毀滅來逃避但無功而返,Matthew再也無法忍受三人這樣怪誕的行徑而與Isabelle兄妹決裂,這三個 Dreamers到此美夢乍醒。
三人之間的世界,雖與屋外正進行的「革命」活動隔離,但實際上亦可說他們三人正歷經一場內心「革 命」。他們推翻傳統道德觀念,以自己的態度生活,沒有人來規範甚麼是對甚麼是錯,沒有人來決定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因而造就出如此荒誕不稽的行為。這三人就像片名作夢者(Dreamer)所指,在他們的小小世界中製作夢想。Isabelle在他們的夢被發現後,想以自我毀滅的方式來永久保留住夢境的美妙時刻,但失敗後仍得面對殘酷的外界現實,最後終遭現實沖散。
本片不乏全裸入鏡,不論男女,以求寫實。導演貝托魯奇以學運為背景創造出來的三人世界,微妙曖昧地令人驚愕不已。如果你本身是個電影愛好者,對片中主角的電影狂熱程度,只有自嘆弗如。我想所有愛看電影的觀眾都不應錯過這部片!
“Suzie Gold”
許多電影以片中主角的名字為片名,一部份是歷史上或傳說故事中著名的人物,另一部份則是編劇創造出來的人名,本片屬於後者。前者由於人物本身就具備 高知名度,觀眾一看片名便知內容應為描述主角的生平事蹟,而主角生平由於有傳記或神話為藍本,改編的程度有所限制;後者是編劇或原著自創的人物,通常是為了表現其獨有個性、特別事蹟或傳奇一生而虛擬出來的角色,其劇情較有發揮空間。因為觀眾不認識片名所代表人物的意義,故也需要以豐富的劇情吸引觀眾上電影 院購票欣賞,再加上口耳相傳的效果,才能創造票房。
本片為英國電影,主角Suzie Gold的生活背景為英國倫敦北部的一個猷太人家族與猷太人社區,她剛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由於Suzie的父母親戚屬於謹守教規份際的傳統猶太人,有強烈的族群區隔觀念,反對族人與非猶太人通婚。劇情的主軸便於Suzie在兩個結婚對象間作出選擇,家人期望與內心真愛的掙扎之中開展。一位是Suzie在 工作場所邂逅,後來發展出戀情成為Suzie真愛的Darren,致命的問題為Darren不是猶太人,因此並不為Suzie家人所接納;另一位Anthony Silver是出身名門猶太家族的男子,經濟富有,英俊挺拔,為所有女孩夢想中的王子,也是Suzie家人夢寐以求一致矚意的對象,但Suzie卻對他缺 乏感覺。
Suzie必須在維護傳統迎合家族所願,與維護自己內心真性情之間作出選擇。Suzie是個乖乖女,看到母親常為他小弟 Toby的青少年行徑而氣炸狂嘯的情景,為了不再增加爭吵的機會,曾一度決定依照家人所願,嫁給Anthony;但最後一刻仍熬不過內心掙扎,轉而回歸 Darren,與母親大吵一架。幸而有開明的父親在旁,瞭解女兒真正的快樂是最重要的,同意並規勸其母同意,解決了這個可能導致翻天覆地的大危機,還給Suzie一輩子的幸福。
本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飾演Suzie Gold的Summer Phoenix戲份吃重外,飾演其母親Barbara的Rebecca Front在片中歇斯底里般的行徑亦堪稱一絕,把一個堅守猶太傳統,為了小孩正處於青少年叛逆期,而導致情緒強烈起伏的媽媽演得誇張至極,但又不失真實。
在片尾Sophie的婚禮前,Suzie舉著大串心形氣球,在街頭巧遇Darren,一番傾談後Suzie放開手中的氣球,讓眾多的氣球隨風飛散,似乎象徵她倆的戀情就此中止,這樣的鏡頭令我留連。但在婚禮中,Anthony突如其來的浪漫求婚卻反而使Suzie做最後決定的時刻提早來到,從而強迫Suzie不顧一切選擇其真正所愛,也保住了她未來的幸福快樂。當然,選擇真愛不代表未來一定會永遠幸福,不過這並非本片主旨。
台灣的電影市場已一味地偏向好萊塢,歐洲電影在數量上較少在台上映,除非是得獎片。其實不同國家的電影有不同的民族風格,像本片以猶太家族為背景的劇情,使我們更貼近猶太人的生活與思想,用一種不一樣的方式去瞭解其他國家民族,何樂不為?
「密愛」(Ardor)
密愛,一部韓片,片名依其英文注腳Deep Loves顯示,意義應為很深的愛。這部片以女主角金允珍全裸上陣演出為噱頭,在南韓引起很大的注意。我會看這部片,倒不是想看金允珍的情慾表現,而是因 為這是韓國女性導演邊永祖生平第一個商業劇情片,邊永祖在韓國以拍攝慰安婦相關題材的紀錄片聞名,其拍攝手法常別具用心,很能帶領觀眾進入該紀錄片的內部 情緒中。邊永祖在本片以女性的角度,看待一個在婚外情事件下的女性受害者的情慾世界;無法否認的是,以主觀的態度或第一人稱的角色描述故事,往往較容易讓觀眾有同感並引發共鳴。
金允珍在片中飾演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明媛,在一次突如其來發生的丈夫婚外情事件後,轉變了生命的方向。發現丈 夫外遇事件的當時,明媛的驚愕與一時的癡呆,從女性觀點出發的描述,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一家三口搬到鄉間,作先生的希望時間與空間的轉換能撫平傷口,無奈明媛心頭已烙印下永遠的疙瘩,從此明媛就像行屍走肉般活著,送小孩去上學,漫無目的的到處遊蕩。導演的表現手法相當鮮明,觀眾看到的是做任何事情似乎老心不在焉的明媛,兩眼無神行動遲緩,果真像行屍走肉,加上周圍晦暗的光線與主角落莫的神情,就像未來已完全絕望一般。
明媛一家人在韓國鄉間的生活,多了許多當地風光的鏡頭,給我機會一探當地環境與台灣鄉間的異同。一日明媛閒晃中,巧遇有婦之夫的醫生安裘,並在日後的問診中,由安 裘向明媛提議玩一個愛情遊戲,遊戲內容是雙方扮演一對戀人,作戀人該做的事,直到一方說出「我愛你」,則遊戲結束。這原本就是一個危險的遊戲,當一方對另 一方產生真正的愛情時,遊戲必須結束,因為雙方都已婚已有家庭,發生愛情不為所容,但前提是任一方都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慾,而這為劇情日後發展留下一個伏筆。
許多露骨的性愛鏡頭於焉展開,金允珍大膽裸露,雖未露三點不過已達極限。在床上、在荒郊野外,兩人強烈的愛慾使得性愛畫面不 斷,拍得非常唯美。剛開始也許明媛懷著報復的心態與安裘玩這個遊戲,但後來一切一發不可收拾,連身經百戰認為自己一定不會先說「我愛你」的安裘,最後都被 這深深的愛給擊倒,陷入真正的愛戀中。當然最後這樣的婚外情仍被全村的人口耳相傳,一幕公車與兩人乘坐的RV車在狹窄鄉道的轉彎處會車的畫面,挾帶公車上 人們親眼看到的眼光,我認為真是經典鏡頭。
當然婚外情事件最後知道的都是另一半,也就是明媛的丈夫,終究還是親自證實了。一陣家庭風暴後,明媛獨自跑向安裘,想與安裘在一起,卻又不捨小孩…
金允珍的外型其實並不是很美,但具有獨特的氣質,成為日韓的親善大使實至名歸。本片以她為女主角已成功一半,將明媛這個角色的心理狀態掌握得恰如其分。女導演邊永祖更是功不可沒,以女性為主的觀點,使觀眾不知不覺中浸入了明媛的靈魂,跟著明媛一齊感受所有的愛恨情仇,一齊感受一個平凡女人生命的轉折與高低起伏。也許導演是女性並擅於描寫女性之故,金允珍才能放心大膽毫無禁忌,在本片中盡情演出。在當前以男性觀點為主的社會價值中,展現女性觀點的緻密與重要性,令人無法忽視。